奇台:“沙漠人参”筑起绿色屏障 鼓起农民钱袋子
目前,虽已进入冬闲季节,但奇台县西地镇桥子村村民蒋英文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他种植的大芸又喜获丰收。
近日,在蒋英文家的退耕还林梭梭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梭梭林里采挖大芸,不大工夫就装满了一车。
奇台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过去县域北部沙漠风沙肆虐,沙进人退,2006年开始奇台县举全县之力在北部沙漠前沿防沙治沙造林栽植梭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北部沙漠前沿筑起了一道长65公里,宽3到5公里的绿色屏障,锁住了沙漠。奇台县西地镇位于北部沙漠最前沿,2016年开始该镇全力推进沙漠前沿的退耕还林力度,动员农民退耕还林栽植梭梭,将4万多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栽上了梭梭。为了确保农户退耕不减收,2017年西地镇引导退耕还林户在种植的梭梭林里接种大芸,并积极从内蒙等地引进大芸种子和技术,帮助退耕户接种、管理、采挖和销售,全镇7000亩地的梭梭已接种了大芸,今年已到了采挖期,平均亩产大芸达到了50公斤,总产达到350000公斤,仅此收入达到560万元。
大芸,学名肉苁蓉,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
据了解,目前,奇台县退耕还林户在梭梭林中接种大芸2万多亩,1万多亩已到了采挖期,平均亩产50多斤鲜大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