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群众村晚”昌吉州示范点活动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举行
12月17日,“文润庭州 大地欢歌”自治区“群众村晚”昌吉州示范点活动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举行,充分展示昌吉州文化魅力和乡村发展活力,使各族群众在节日氛围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美丽乡村的强大力量。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瀚清,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玉星,奇台县委副书记、县长方俊申、县政协主席姜斌等领导观看文艺演出。
上午11时,伴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半截沟镇社火表演队的村民们盛装出场。大家各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尽情扭动欢快喜庆的秧歌舞步,舞龙、划旱船等精彩节目也呈现其中,充分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魅力和奇台县各族群众积极热情、幸福安康的美好景象。
文艺演出是本次“群众村晚”的重头戏,分“欢聚一堂”“福润新疆”“文润庭州”“时代华章”四个篇章。开场舞《庆丰收》拉开村晚序幕,描绘了庭州大地丰收热闹喜庆的欢快景象;舞蹈《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大家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在非遗剪纸走秀《水墨兰亭》表演中,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阜康市老年大学舞蹈队“模特”身着中国红剪纸元素的服饰缓缓进入大家的视线,一静一动,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感受传统文化融合之美;由福建泉州提线木偶传承人和昌吉市皮影传承人共同演绎了《南北钟馗共斩妖》;舞蹈《朱拉》是十二木卡姆第三部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中的经典片段,表现了与众不同、耀眼卓越的曼妙舞姿,体现了歌舞乐一体的中国木卡姆艺术的魅力;舞蹈《鸿运高照》祝愿各族群众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好运连连;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本土戏曲爱好者们表演的新疆曲子《李彦贵卖水》、京剧《贵妃醉酒》、豫剧《双上山》,其鲜活的戏曲人物、精彩的戏曲情节、独特的戏曲语言,展示了戏曲的精粹和经典;歌伴舞《雪都阿勒泰》、独唱《火红的石榴籽》、舞蹈《追着花儿看昌吉》、器乐合奏《新赛马》、新疆花儿《一辈子不分开》、舞蹈《胡旋舞》《红红火火腰站子》、奇台歌谣《奇台是个好地方》、蒙古族长调《富饶的草原》、舞蹈《幸福的尕日子》等精彩的节目接连上演,大家把美好的生活唱成歌、编成舞,唱出了对新生活的满足,艺术地呈现乡村振兴新风貌新成效新愿景。
“群众村晚”演的是乡村,唱的的是乡音,舞的是乡情。整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有昌吉州各基层文艺团队精心编创参演,同时,也促进了与福建省、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等地的群众文艺团队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乡村小舞台实现全民大联欢。
作为新疆“群众村晚”四个示范点活动之一,昌吉州示范点活动内容还包含非遗展演展示、年货及农特产品集中展示展销、特色美食集中展示展销、趣味体育项目体验比赛、冰雪体验比赛、年俗体验展示,为游客带来集赏、购、玩、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慢生活下的沉浸式体验。看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晚”,那久违的质朴乡愁和泥土芬芳总能治愈人心,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乡村振兴孕育的美好生活。
奇台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打造“群众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惠民工程及文化品牌,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讲好奇台故事,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乡村振兴文化活力和内生动力,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