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奇台历史文化学术交流座谈会开幕

2023-07-11 10:08:08 来源:奇台零距离 安涛 谢甜 马磊 邓月龙
【字体: 打印

7月7日,第一届奇台历史文化学术交流座谈会在奇台县举办。

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张勇东、奇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吉军、县政协主席姜斌和区州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15家考古文博机构与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19所高校的考古学者应邀参加会议。通过座谈会,深入挖掘唐朝墩古城遗址和石城子遗址的文化内涵,推动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研究,以考古资料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续写丝路传奇。

开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郑君雷分别作《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从景教东渐看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的地位》、《从北庭体系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逻辑》、《唐代烽堠运行初探—以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为中心》、《边疆考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中的意义》主题报告。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东北部,东邻水磨河,西、南、北三面紧邻县城居民区。城址西距唐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墩古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早期,至14世纪逐渐废弃,主要历经了唐、高昌回鹘和蒙元三个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古城遗址开展了连续5年的考古发掘,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唐代经高昌回鹘时期至元代的各类遗址,包括带有围墙的唐代院落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寺院遗址等。出土了大量的不同时期遗物,印证了天山北麓自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彰显了奇台在新疆汉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探讨多民族融合的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