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冷”季节“热”经济 各显其能忙增收
眼下正是冬闲时节,可奇台县各乡镇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纷纷利用地缘优势加工土豆粉条、面粉等,变“冬闲”为“冬忙”,在“冷”季节里兴起了“热”经济。
打芡、和粉、漏粉、捞粉……12月8日,在七户乡平顶村村民牛学军家的土豆粉条加工作坊里,他和几位村民正在制作粉条,一派火热景象。 “我们这个粉条口味纯正、劲道滑爽,是利用七户乡当地土豆生产制作的,很受顾客的欢迎,已销往乌鲁木齐、昌吉等地。”牛学军一边忙着打芡一边说。 和牛学军一样,58岁的老奇台镇牛王宫村村民白德夫,冬闲不闲,靠祖传的石磨磨面的手艺,生产“牛王宫”牌小麦、荞麦、青稞石磨粉广开增收路。“我们用石磨生产加工面粉,生产出的产品口感纯正、麦香味浓郁,很受全国各地客商欢迎,一个冬春季节的销售额可达3600万元以上。”白德夫说。 这两天,白德夫家的石磨面粉厂里机声隆隆,四台石磨正在快速旋转加工面粉。 白德夫告诉笔者:“目前,我们建立了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种植6500亩青稞、荞麦、豌豆、鹰嘴豆等增加收入,冬闲时还让他们来石磨面粉厂打工,使他们每人每月可以多挣3000多元。” 39岁的哈斯彦·阿不力提是西北湾镇二屯村村民,她不等、不靠、不要,通过学到的糕点制作手艺,在村里开起了糕点坊。利用冬闲时节,哈斯彦·阿不力提不仅自己靠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还带动本村22名妇女就业增收。 哈斯彦·阿不力提说:“自从我们这个食品厂成立以后,冬闲的时候,我们就会让村子周边闲下来的妇女来厂里劳动,现在每人每月工资是2400元。” 据悉,像牛学军、白德夫、哈斯彦·阿不力提这样利用农闲时间发展特色经济的农民,在奇台县有5000多户,他们纷纷利用农闲时间,多途径增加收入,仅靠这一个季节,平均每户就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当下的奇台县到处是“农闲人不闲、发展新产业”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