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政策】2024年奇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清单

索  引  号 QT017/2024-000094 主题分类
名        称 【乡村振兴政策】2024年奇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清单
主  题  词 振兴 2024 奇台县 农村 人居环境 环境整治 清单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4-09-10 16:39:36
发文单位 奇台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机构 奇台县政府网

2024年奇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清单

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州县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按照《2024年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清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清单:

一、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一)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为主题,以“三清三改两提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农村沟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建农村户厕、改善村容村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在全县68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为清洁行动指挥长,发挥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公益日活动,将每月的26日定为奇台县村庄清洁日,4至10月期间每周组织群众至少开展一次清洁活动。春季战役(2月-5月)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消毒、大清洗、大整治工作,重点清理农村集贸市场与农户房前屋后、院内院外、村庄道路的积雪、散落的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夏季战役(6月-8月)全面拆除无人居住的危旧房屋、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等;治理乱停乱放,垃圾乱倒和牲畜乱跑、乱贴乱画等问题;集中整治村庄道路、巷道、渠道、绿化带;修补路面、路沿、围墙、护坡等;抓好畜禽粪污和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清理整治庭院,种植花草树木,发展庭院经济。秋冬战役(9月-次年1月)组织农民群众重点清理死角盲区,回收农田残膜和秸秆,入冬前全面清理村庄内部和村民院内院外生活垃圾,从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有效铲除病媒生物滋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暗访指导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村庄清洁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农业农村局牵头,卫健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妇联、团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引导各地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鼓励农民群众打造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小景观、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开展庭院绿化,通过栽植果蔬、花木,见缝插绿、植树增绿,提高村庄绿化覆盖面积,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增强农民植绿护绿意识。(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改造迁移影响道路通行和人员出行的杆塔,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村庄应急、防洪、消防、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畅通安全通道。探索推进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实施村庄微改造、小改造、精提升。加强乡村风貌指引,体现地域特色、农村特点和乡土味道。(商务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防救援支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通信管理办、国网奇台县供电公司、电信奇台分公司、移动奇台分公司、联通奇台分公司、广电网络奇台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自下而上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逐步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综合考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成本、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承受能力、财政补贴情况等因素,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扶持政策,完善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合理确定农户付费分担比例,推行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挖掘庭院经济潜力,积极引导村民对庭院建设布局进行整理规划引导,利用闲置空地和房前屋后零星地块,因地制宜打造庭院“小经济”,助力乡村“大振兴”,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六)有序实施农村新改建户厕建设。围绕“每户实现一个卫生厕所”的目标,按照“大集中处理、小集中收集、边远散达标”的思路,将农村厕所建设与污水处理项目统一规划、同步治理,逐步推行以水冲式卫生厕所为主,双坑交替旱厕等为补充的“4+N”改厕模式,严把产品质量关、强化工程建设关、明确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自治区农村户厕建设和维护管理规范》(DB65/T4613-2022)建设标准,计划完成800座新改建户厕任务。其中,新建200座、整改600座。(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提升农村公共厕所覆盖率。加快建设“天山一号”风景道沿线旅游厕所建设,推进A级景区旅游厕所达标评定工作。(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八)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和服务,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合理选择和推广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探索偏远村镇小型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确保奇台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稳定在95%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发展和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等成熟有效的村庄治理模式,调动农户主动参与,减少出村垃圾处理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探索推行农村建筑垃圾就地利用、就地消纳模式。定期对田野、村头、道路沿线、村内空地等区域持续开展排查,坚决杜绝乱倒生活垃圾、临时性垃圾堆放点、坑直接焚烧等现象,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杜绝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产生。(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科学选择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集中式处理、联户或单户处理等模式,优先提高“五类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提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奇台县力争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到22%。(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持续开展农村河湖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排查。统筹兼顾农村河湖管控与生态治理保护,发挥河湖长制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开展河湖监督检查和河湖库“清四乱”,建立健全乡村河湖日常巡查管护体系。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监管和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排水水质监测,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建立排查台账,确保排查发现的黑臭水体治理率100%。(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现有设施运行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产权归属,明确运维管理部门。汲取媒体曝光的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方面的深刻教训,在9月份前完成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自查。对设施停运破损、管网未配套、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等非正常运行的设施制定整改方案,有序完成整改并形成自查报告、建立整改台账,力争已建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85%以上。(生态环境局奇台县分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十三)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指导和服务。规范养殖户的粪污和饲草料对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推进“人畜分离”。扩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服务覆盖面,推进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大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处理力度。加大对新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的宣传,提高科学使用地膜、自觉回收地膜的法律意识。大力开展加厚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34GL高强度地膜、无膜种植等不同地膜、不同模式的试验示范,为地膜科学使用做好科技支撑。全面开展地膜残留量和回收率监测,杜绝废旧农膜进村,减少农村白色污染对村庄环境的影响,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贯彻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探索构建“政府组织引导、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回收和集中处置机制,重点清理村庄内外废弃农药包装物,通过集中销毁、集中回收、减量化处理等方式统一处理,按照2024昌吉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计划表,奇台县2024年应回收量为19.26吨。(农业农村局负责)